資料處理中,請稍後!

悼念台灣本土作曲家馬水龍教授


刊登日期:2015/05/17
(清晨在英國倫敦接到了馬水龍老師過世的噩耗,甚為震驚,特撰此文為念!)
 
和馬老師認識,已經是快要35年前的往事了…。
 
在我個人成長的過程中,很幸運的,認識了兩位極為優秀,能夠代表台灣的作曲家 ― 蕭泰然老師和馬水龍教授。我想,以台灣目前的音樂界,他們兩位應該是繼許常惠老師之後,最受社會人士敬仰、愛戴的古典音樂作曲家。
 
和馬水龍老師認識,是在我唸大四的時候,那時他剛從德國學成歸國,任教於「國立藝專」(即今天的「台藝大」);我清楚的記得,有一天晚上接到他打來的電話,提到他剛完成的作品「小提琴與鋼琴的對話」,想請我首演,且會在「中國電視公司」(中視) 錄影播出。 (那時候台灣的社會,雖然較為封建保守,但對於古典音樂的推廣,只要不是涉及政治,政府其實是蠻鼓勵的。) 鋼琴部分則是由現已定居美國,和名大提琴家夫婿 David Finkel 同任紐約「林肯中心」藝術總監的吳函擔任;(當時吳函已經唸完東吳大學音樂系,正準備出國深造), 我記得馬老師 (這是我對他的稱呼) 說話語調輕輕的,很小聲,很客氣也感覺得出來人很謙虛, (不少作曲家都有這個特質) ,有點「台灣腔國語」,蠻「內向」的!由於當時我還是師大音樂系的學生,對於老師、前輩的提拔與邀請,有這個機會當然不會拒絕;只是在那之前,自己從未真正拉過現代的「國人作品」,心裡還是有點怕怕的,接下來就是排練與演出…。
 
馬老師的這首「小提琴與鋼琴的對話」其實是一首充滿感性的作品,一開始就是小提琴獨奏的Cadenza (裝飾奏),緊接著是鋼琴的獨奏,曲子中間參插著許多「賦格」的曲式。馬老師曾經告訴我,整首曲子其實就是兩位好友的對話,是他在德國寫作完成的;在對話的音樂進行當中,小提琴和鋼琴有不少是在聊天、敘舊和開玩笑,曲子最後還有出現描述「吵起架來」的旋律…等等。其實,當時我只是按照譜上的記號與速度拉奏,想像力也有限,在電視上的演出也只能算是差強人意而已!兩年後,我再次應他邀請,在台大「活動中心」演出該作品,那次的演出,鋼琴則由剛剛從美國「寇蒂斯音樂院」畢業,回國任教的鋼琴家王美齡擔任。在第二次演出時,我已經大學畢業,也在母校師大擔任「藝術教師」的職位。由於已在社會上做事,再加上對「小提琴與鋼琴的對話」這首曲子更為熟悉,當時的演出算是相當成功的,個人也頗感滿意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這場音樂會也促成了小時候的拉琴同伴謝仁俊醫師,與王美齡首次見面 (那時候他在澎湖當兵),兩人共同譜出了相戀之情,不久就一起踏上紅地毯…。
 
那時候馬水龍老師已經是「藝術學院」(現「北藝大」) 的創校籌辦人,當時校址還借用位於台北市辛亥路的「青年活動中心」。在我師大畢業時,馬老師也曾示意,希望能夠「挖角」,把我請到「藝術學院」擔任「聯合實驗管弦樂團」(「國家交響樂團」的前身之一) 藝術學院首席的教職,但由於當時師大和藝術學院為了爭誰是「龍頭老大」,競爭激烈,頗有互相較勁的意味;再加上我又是師大畢業,當時的音樂系主任曾道雄老師對我很禮遇,「不願意放人」!最後只好留在師大服務。其實那時候在師大,除了曾道雄主任對我很好之外,師大這個學校充滿著不合理的「老輩份、老倫理」的傳統觀念,當時我和一些學校「老教授」也處得不太好,再加上自己年少氣盛,缺乏社會歷練,雖然在校內極受重視,但也時常遭到別人「眼紅」的目光,其實自己過得並不快樂。我想當時如果決定「跳槽」,人生應該就會有不同的境遇吧!(不過也可能會更糟,天知道啊!)
 
接下來和馬老師的互動並不多,偶而會在音樂會中碰面,互道寒暄,馬老師對外也常常讚許我的演奏;只可惜他的小提琴作品並不多,且兩年後我就離開台灣,到美國闖天下去了。
 
在國外,偶而也會聽聞到馬老師的消息,後來他當上「藝術學院」院長,這些成就我一點也不驚訝。他本人給我的印象就像他的作品一樣,溫文儒雅,誠懇且實在。很可惜的,九年前我回國創業,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機會和老師再見面,可說是最大的缺憾。
 
我想,「蓋棺論定」,馬水龍老師在歷史上,將會是台灣音樂界一位極受尊敬,代表濃厚「本土色彩」的一流作曲家; 以後本人有機會,一定會把這首「小提琴與鋼琴的對話」再拿出來,當成自己的演奏曲目之一。除了我個人有幸是該作品的首位演奏者外,也表達小弟個人對這位來自基隆,從小喪父,家貧而努力向上,後來成為作曲大師、重量級人物的「台灣之光」音樂家的誠摯敬意;同時,也期待看到台灣年青一代的作曲家,能夠克服一切困境,(當作曲家是很寂寞和辛苦的) 都能以馬老師作為個人榜樣,自己努力去創造未來,成為一位有理想、抱負和前景的音樂大師!